发布时间 | 2023-12-18 | 访问量 | 256 次 |
概况
实验中医学是在当代轰轰烈烈中医药现代化浪潮中催生的标志性学科。该学科的创建起源于二仙汤的研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中医张伯讷教授创制了二仙汤,被公认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代表方,但其作用机制不明。1987年方肇勤开始综合运用多学科实验技术探索该方的作用机制。1990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协助张伯讷教授指导研究生继续深入研究,阐明其与肾精和相火等相关中医理论的关系,并荣获199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他建议并参与筹建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此后在吴敦序教授的带领下开创了“实验中医学”系列课程的建设与教学。经30年发展得以逐渐壮大。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
学科建设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1990年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投资120万建成“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1993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02年再次入选中管局重点学科并通过验收;“十一五”时期通过验收;“十二五”时期验收被评为优秀。在历届学科带头人张伯讷、吴敦序、方肇勤的带领下,学科不断发展,传承创新。目前,学科由中医基础理论、内经学、实验中医学、以及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管局三级实验室)组成。在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围绕“证候与辨证论治基础”、“治则治法”、“藏象”等理论与实验研究,国内外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专著,荣获国家到地方多项科研成果奖;其中实验中医学主要进行证候与辨证论治物质基础研究、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等方向的研究。
教材编写
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实验中医学》(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学综合实验》,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成果
2000年《实验中医学》被批准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出版,2002年出版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和《中医学综合实验》。该课程建设期间,得到国家和地方的多项教学项目资助,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国家精品课程(2005年)和上海市精品课程(2004年)。2013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科研成果
承担的校级教育课题10项;教学获奖15(国家级2项,省部级2项,校级11项);科研课题37(国家级12项,省部级18项,校级7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证候和辨证论治基础研究、肝癌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主要承担课程
主要承担实验中医学系列课程共三门:《实验中医学》重在课堂传授实验中医学知识体系、思路与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重在实验技能培训,而《中医学综合实验》重在培养学生自主设计、综合运用多学科技术开展中医实验研究的能力与素质。
获奖
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国家精品课程(2005年)和上海市精品课程(2004年)。2013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2020年)。
师资队伍
友情链接: 学校首页 | 中医学院信息管理系统 | 联系我们:021-5132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