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24-01-12 | 访问量 | 108 次 |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健康挑战之一。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高,且持续增长。这些疾病往往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对公共卫生系统造成巨大压力。在面对日益增长的慢性病挑战时,中医药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探讨这一话题,1月10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岐黄学者高月求教授及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王颖晓副教授以《中医药防治慢性病——伏邪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在6302教室,面向中医经典专业博士研究生及其导师进行开讲。
王颖晓副教授用何谓“伏邪”,所伏“何邪”,“邪”伏何处,“伏邪”如何发病,“伏邪”有何发病特点,“伏邪”如何治六个问题从理论方面介绍了伏邪,她强调,“伏邪”之“邪”应该包括一切伏藏于人体内之邪。凡是能够“伏”,且具有“伏”的特征和“伺机而动”特征的一切致病因素,皆可统称为“伏邪”之“邪”。而在治疗时应辨清伏邪之“邪”,分清邪伏部位,审清发病特点,最终以扶正祛邪(透邪)为基本治则。
高月求教授深入解释了伏邪理论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并提出“补肾健脾”为治疗伏邪之大法。肾是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先天后天相互资生,正气充盛是机体防御外邪、消除内邪的重要基础。补肾健脾法在各种慢性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他指出,中医药在处理慢性病时,更加重视扶助人体的正气,促进机体自然恢复以抵抗伏邪。高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使得学生们对伏邪证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基于中医经典及临床进行科研。
在讲座的尾声,高月求教授和王颖晓副教授对学生们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解答,并鼓励他们深入学习中医药经典,并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运用所学。此次讲座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中医药特别是伏邪理论在慢性病防治中作用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于医学经典与现代医学结合的兴趣和思考。许多学生表示,通过这次讲座,他们对伏邪的证治及如何在临床应用的认识更加清晰,并对未来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充满期待。
供稿:中医学院 曙光临床医学院
友情链接: 学校首页 | 中医学院信息管理系统 | 联系我们:021-5132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