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英文版
今天是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智能医学工程导论》定稿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 2024-12-10 访问量 16

      20241121-22日,由科学出版社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承办的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智能医学工程导论》定稿会在我校召开。科学出版社高等(教)医学教育分社社长李国红、责任编辑张天佐、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沈宇弘、中医学院院长吕嵘、中医诊断教研室主任何建成,以及来自安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东南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主编、副主编及编委等40余人于线上、线下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医诊断教研室李福凤教授主持。  

    《智能医学工程导论》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的智能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本科学生,是以现代医学为基础,融合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教材。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科在中医诊断客观化、智能化研究领域历时40余年,建立了中医四诊数字化检测方法,开发了系列中医智能诊断设备并转化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就。李福凤教授受邀联合主编本教材,主要组织撰写中医药人工智能相关章节内容,旨在为医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示中医智能化诊断研究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进展,同时也将为西医院校本科学生提供一种跨学科的中医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应用。


沈宇弘致欢迎辞,认为此次会议是共同探讨智能医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一次契机。教材的编写是良好的开端,要确保教材的质量,满足“中医本色、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要求。

吕嵘认为,人工智能与中医学结合使中医学由经验医学向智能医学转变,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契机,面对教材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学院将积极加强院际、院企间的产教研合作,推动新医科建设。      

张天佐肯定了本教材的创新性和重要性。同时,他对教材编写、校审过程给出建议和规范,要求为数字化教材的出版提供科学丰富的内容。

李国红希望教材编写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体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

随后,由安徽医科大学谢宛青教授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李福凤教授共同主持教材内容的审定。第一主编谢宛青教授团队详细汇报了教材的编写思路、编写过程和各章节内容,联合主编、副主编及全体编委共同审阅教材内容,力求使教材更加专业、完善。

本次会议通过深入交流与研讨,进一步凝心聚力。与会者对教材的出版充满期待,希望为学生提供知识指引,启发研究者新思路,推动我国智能化诊疗方法和临床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培养新医科、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友情链接: 学校首页 中医学院信息管理系统 联系我们:021-51322174

Copyright©2021上海中医药大学所有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邮编:201203沪ICP09008682号-2